2017/9/17

高山症的預防藥物


劑量參考 CDC Yellow Book,需視狀況調整

先說結論


預防高山症,要準備兩類藥物,一類針對腦水腫,一類針對肺高壓。預防腦水腫的藥物首選 Acetazolamide,對磺胺類過敏或蠶豆症患者禁用,可改用類固醇 Dexamethasone。預防肺高壓則使用降血壓藥 Nifedipine,若擔心血壓降太低可改用 Sildenafil,但需避免和硝化甘油併用。

藥物個論


Acetazolamide 可酸化血液,提高呼吸速率增加血氧,加速人體在缺氧環境下的適應和代償,對運動員來說是禁藥。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利尿與末梢感覺異常,以及讓碳酸飲料喝起來不酸 ( 讓飲料中二氧化碳不易和水結合成碳酸,因為藥物抑制了碳酸酐酶 carbonic anhydrase )。預防高山症的服用方式是在登山前一天開始,持續吃到攻頂後兩天為止。

Dexamethasone 類固醇的缺點是高血糖、抑制生理腎上腺素分泌,有時會造成精神症狀,因此會保留給不適合 Acetazolamide 的使用者,或主要偏向治療腦水腫用,而且不宜使用超過一週。用法是上山當天開始吃,直到攻頂後二至三天為止。

Nifedipine 的緩釋劑型可用來預防肺高壓,但血壓原本就不高的人用了可能會讓血壓降得太低;Sildenafil 對血壓的影響較少,缺點是價格比 Nifedipine 高出許多,而且不能和心絞痛治療藥物硝化甘油 ( NTG ) 併用,會有低血壓的風險。

其實是缺氧


高山症總讓人聯想到高度造成問題,但背後真正的原理其實是缺氧。通常當海拔高於 2500 公尺,氧氣稀薄到一個程度,就會引起缺氧時的生理反應。

體細胞缺氧時,為了提供更多氧,供應的血管擴張與通透性增加,造成局部水腫,開始通常是頭痛,嚴重的腦水腫則會致命。肺泡細胞則相反,缺氧的肺泡失去氧氣交換的意義,因此血管反而收縮,以提升含氧較高的肺泡血流,造成肺高壓與水腫,一樣致命。

給身體適應的時間


除了藥物預防,可以採用的登山策略包括避免太快爬升、海拔 2750 公尺以上每日不要上升超過 500 公尺、每上升 1000 公尺就休息一天。此外行程開始的 48 小時內不要飲酒、避免過度活動,也都對預防高山症有幫助。

無法預測


身體在缺氧狀態下的反應,很難在平地事先預測,沒有什麼簡單的檢查就能知道,也無法經由平地的訓練而避免。曾經發生過高山症,在相同的高度下,就有可能再發生。

風險方面,小孩和成人相同,五十歲以上則略為降低。對登山客而言,最重要的是不要進展到致命的腦、肺水腫階段,至於急性高山病 ( AMS;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) 的輕微不適其實是可以接受的。

急性高山病像宿醉



據宿醉過的朋友表示,狂飲過後,一早醒來覺得頭痛、昏昏沉沉、全身倦怠無力、沒有胃口,有時甚至會噁心嘔吐,這些症狀幾乎就和急性高山病 ( AMS;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) 的表現一樣,通常 12-48 小時過後就會逐漸緩解。

趕快下山最安全


高海拔腦水腫 ( HACE; high-altitude cerebral edema ) 症狀像酒精中毒,除了有類似 AMS 的症狀,進一步還會嗜睡、意識不清、走路都走不穩。這是非常危險的緊急醫療問題,一定要立刻下山,否則 24 小時之內會致命。

高海拔肺水腫 ( HAPE; high-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) 的症狀是喘,即使在輕微活動或者是休息時,喘依然沒有改善,並伴隨虛弱無力和咳嗽。HAPE 和 HACE 一樣危險,前者還更快致人於死,所以絕對要儘快下山。


【延伸閱讀】